第112章 九丰大醮,恭迎沈师姐-《从驯养大象开始长生不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旁边有人阴阳怪气。

    “你们万华院的人还真是排场够大啊,上次在门中请了便不来,这次又不来,莫不是,瞧不上林师兄吧?”

    唐玉明不卑不亢,“这是家师吩咐的,不许任何人打扰徐师叔,黄师弟若是真想见到徐师叔,不妨亲自将信送给家师。”

    那弟子语塞,求救的看向林祖山。

    林祖山乃五品高手,就算修为尚浅,但浮青真人会给面子,勉强替徐广受了请帖。

    但他的信…

    浮青真人能看一个字,都算他脸够大。

    林祖山眼底浮现一抹不悦,适时开口道,“那的确是修行更重要些。”

    只是心中对浮青真人产生一抹不耐。

    自突破五品以来,他便是当之无愧的九丰山年轻一辈第一人,甚至他突破五品的年纪,只比昔日沈木鱼的父亲大了五岁。

    三十五岁的五品,真是风光无限,门内上上下下,无论修为高低,多少都会给几分面子。

    但浮青真人连信都没给到徐广,便直接拒了。

    这当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自己。

    但当着唐玉明的面,他又不敢说浮青真人什么,甚至连阴阳怪气都不敢。

    那位的脾气,看似和善,但一旦真的将其惹怒,就算是掌教,也很难压下。

    此事,只能暂且压下。

    本来还有人想嘲讽唐玉明,叫一个年纪自己还小的人为师叔,是什么体验,但看林祖山的表情,顿时偃旗息鼓。

    “今日请大家来,主要是为了大醮考核之事,我已得到消息,这次的考核或许要入亡砀山,且因为今年名额多了些,会允许我左川道姜家以及昆仑点印宗的人参与…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人声鼎沸。

    讨论声顿时响起。

    “姜家的人本就有一个名额,点印宗更是每次都有四个名额,为什么还允许他们加入考核?”

    “就是就是。”

    “大师兄,你给掌教说说呗,这件事能不能改一改?”

    林祖山一言不发,等到人声稍静,才再次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“不凭什么,就凭姜家乃左川道第一世家,就凭点印宗乃天下第一宗,更是如今我道门执牛耳者,诸葛掌门也是如今天下第一高手。”

    他的声音,平淡而又冷漠,但说的话,却是让众弟子哑口无言。

    这次考核,他不会参加,因为他五年前早已进入过锻灵池。

    “掌教令我,务必保证咱们九丰山这次能拿到七个名额,我今召集大家,便是想请大家以大局为重,戮力同心。

    若成,我能向掌教复命,名额我会保证公平公正的分给大家,大家也能向各自师尊复命。”

    唐玉明与项梓以及另外几个万华院的先天弟子对视一眼,心中生出一抹不详的预感。

    忍不住开口打断道。

    “敢问大师兄,我万华院这次能不能有一个名额?我万华院弟子,已经十年没人拿到名额了。”

    林祖山眼神奇异的看了唐玉明一眼,语气平淡的说道,“那个被称为象主的徐广,不是已经拿了一个名额了吗?”

    看着诸多弟子看向自己几人的目光,唐玉明心中一寒,却是不敢再开口。

    事实上,这次的名额,有两个已经内定,一个是剑印峰承诺给徐广的,另一个自然是沈木鱼的。

    沈木鱼没有,是因为她之前没有突破先天,以她的地位,到了境界,该有的东西,一个都不会少。

    尽管并未明言,但此事在场众人,心中都是有数的。

    正事说完,林祖山带着几人离开,众人开始讨论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如今家国衰弱,豪雄当道,天灾人祸俱现,饥荒连连,乱民穷丁日渐增多,世道多艰啊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左川道已经算是不错的了,听说更远一些的地方,已经开口三户一丁,抽调壮丁,整兵备战。”

    “左川道已经是最安定的道州了,三道六州,哪一地不是遍地烽烟,人命如草?”

    “若是我家虎子能入九丰山门,也是算是在左川道立下家业了,就算死了,也能瞑目了。”

    徐广坐在威将军背上,听着外门来拜师的几个孩童父母站在一起讨论,面无表情。

    各地场景,他一路逃荒,早已见过,尽管近年来,再无发生天阴宗与柳阀那般大战,但小势力间的摩擦,层出不穷。

    远的不说,近的就有长松府沈家与松江府宋家连续三次比武,双方已经渐生火气,只是目前左川道局势还行,两家被九丰山派人调停。

    宋沈两家今日能被九丰山调停,但若是日后太一盟或者龙门与九丰山大战,谁来调停?

    死生往复,人间何求。

    昔日他与李老头逃出泰州,一路打听,便是知道左川道局势最为安定,才来到这里。

    初时两人是打算去姜家治下的首阳的,但首阳大,居不易,他们便转了目标,最终去了青朔县。

    徐广压下心思,没有在想太多。

    他是来接沈木鱼的。

    自来川南府与九丰山后,徐广便未见过其人。

    无论如何,他都是要感谢她的。

    能来川南府,又有今日境遇,最大的恩人,便是沈木鱼。
    第(2/3)页